????????PAYPAL,全球眾多用戶使用的國際貿易支付工具,海外收款和支付變得簡單!這是國內賣家收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國內賣家要特別注意正常的PayPal操作。我簡單談談使用PayPal時的風險管理要點。如果賣家進行以下操作,請注意!
???????? 1.Paypal注冊可以使用個人信息和公司憑證進行注冊,注冊時請使用真實信息,姓名必須是中文或拼音,授予公司身份的個人注冊帳戶可以升級為公司帳戶。
???????? 2.PayPal個人和企業賬戶均可用于獨立站收款,只要系統支持建站即可。
???????? 3. PayPal根據客戶月銷售額定制費率標準,如果商戶客戶低于3000美元,費率4.4%+0.3美元;如果月銷售額在3000-10000美元之間,費率3.9%+0.3美元,月營業額在10,000-100,000美元之間,費率為3.7% + 0.3美元,月營業額10萬美元以上,3.4% + 0.3美元,客戶可以使用國內PayPal支付35美元的交易費用提現(不管多少金額) PayPal沒有此類費用提款。使用香港PayPal提現到國內銀行卡,不收取35美元手續費,但有2.5%的幣損
???????? 4.綁定新PayPal的獨立站收到的資金將被凍結21天,這是正常的,不要恐慌。如果您想提前解凍,則需要正確發貨,否則買家必須點擊并確認收貨。
???????? 5.訂單發貨后,請嘗試在支付寶后臺輸入對應的物流單號。 Paypal可以查詢跟蹤信息,收貨狀態不易凍結。 (訂單多,工作量很大,市場上成熟的建站系統通常都有物流訂單號自動同步到PayPal的能力)
???????? 6.訂單的發貨請勿使用訂單的地址信息,發送至客戶私信中提供的地址。以買家未收到貨物為由發起拒付糾紛對賣家非常不利,受保護的地址不受保護)
???????? 7.請勿通過代理服務訪問PayPal,您的登錄IP地址可能來自中國或美國其他地區。頻繁切換IP很容易,會觸發paypal的風險管理,你的賬戶異常受限。
???????? 8.如您資料不全,請勿在香港或任何其他國家或地區隨意注冊和收取Paypal賬戶。 Paypal有一個隨機檢查賬戶的程序,他們檢查你的賬戶,你必須提供信息,如果你不能提供,你的賬戶將被凍結。
???????? 9.一個Paypal賬號可以綁定多個獨立站收款,但是一旦限制,所有網站都無法收款,所以建議每個站有單獨的賬號。
???????? 10.如果您有幾十個PayPal賬戶的需求,并且金額很大,您應該考慮采取防止關聯的措施,因為當一個賬戶出現問題時,可能會涉及到其他賬戶。
???????? 11. 嚴重違規的賬號將被永久封號(接收違規商品、侵權商品等),開戶后180天可以提取賬戶資金,但賬戶不能使用。
???????? 12. 對于長期收款,我們建議使用 PAYPAL。收到錢后,您可以提款,但不能立即提款。它還涵蓋了爭議保護資金的 10% 至 20%。
???????? 13. 未經驗證的帳戶也可用于付款。應防止包含未經 PayPal 驗證的高價值物品的帳戶被犯罪分子使用。
???????? 14. Paypal允許您直接到銀行取現,怕被拒絕。萬里匯、航空云匯、連聯支付、派安盈、乒乓、跨境珊瑚等第三方外匯支付可以通過您可以通過第三方外匯支付繞過公共或私人外匯管制的限制。
???????? 15. Paypal 和信用卡付款有 180 天的退款期。在此期間,買方可以發起拒付。當然,對于貝寶買家賣家有相應的保護政策。
???????? 16. 以大陸身份注冊的PayPal賬戶之間不能進行支付和轉賬。如果商戶要測試是否可以成功收款,需要國際PayPal賬戶(港臺也可以)。通常當我綁定貝寶時,我通常可以毫無問題地跳轉到貝寶登錄頁面。
???????? 17. 每項爭議有 21 天的免費協商期。如果在此期間談判失敗并且事情升級,您可以申請官方 PayPal 干預。買賣雙方將提供相應的材料進行裁決。
???????? 18. 使用您的賬戶收款,清晰準確地銷售您的產品,減少不必要的索賠和拒付,因為您的賬戶將因買家投訴過多或不付款而被凍結。
???????? 19. 新賬戶的初始費用為 4.4% + 0.3 美元。如果您的月銷售額超過 3,000 美元,則可以申請 PayPal Merchant Discount Plan。注冊后,當您進入下一階段時,paypal 將自動調整您的費用。
???????? 20.為防止關聯,未經許可請勿登錄他人電腦,盡量避免。
????????這就是我目前能想到的。 Paypal 以標準方式使用,完整的數據沒有大問題,所以不要太擔心。如果您的賬戶被限制,PayPal會通知您需要提供的信息,一旦相應信息通過,應用程序將被解鎖。
????????簡而言之,PayPal對賣家特別是國內賣家不是很友好,必須避免“誤傷”。